找到相关内容73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识别自恶法(白玛邓灯尊者)

    http://www.fjdh.cn/Item/32623.aspx
  • 山西省宗教局提醒大众:正确识别真假僧尼谨防上当

    省宗教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了《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识别真假僧人的办法。 《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条有明确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宗教习惯接受公民的捐献,但不得强迫或摊派。非宗教团体、非...

    李增亮

    |宗教局|条例|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07/165807197.html
  • 食物易含有毒添加物 专家介绍鉴别方法

       干辣椒   注意:颜色不能选太亮丽的。   识别方法:硫磺熏过的干辣椒亮丽好看,没有斑点,正常的干辣椒颜色是有点暗的;用手摸,手如果变黄,是硫磺加工过的;仔细闻闻,硫磺加工过的多有硫磺气味。   海带   注意:颜色特别绿的不能买。   识别方法:海带肥肥的,颜色特别绿,还很光亮,很可能是用化学品加工过的;一般海带的颜色是褐绿色,或是深褐绿色。   蘑菇   注意...

    君合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9/02/12051035750.html
  • 河北石家庄市慈慧缘佛具店恭请通圣法师为四方信众讲经说法

    通圣法师   2008年6月9日上午,河北石家庄市慈慧缘佛具店恭请邯郸市佛教协会会长释通圣法师为四方信众讲经说法。闻讯赶来的佛教信徒虔诚的听经讲法,法喜充满。   通圣法师讲到,“学佛念佛要知道为的是什么,当遇到烦恼困难时要学会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还讲到,“了解自己是智慧,识别他人是聪明。”

    佚名

    |说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12495525178.html
  • 唯识与唯了别 ——“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能、所取表明识与境在认识关系中不仅是相待的,而且皆是实体性的。第四,识相,或者说识认识境的功能作用,有二义:一者识别(梵名词 vijnana,动词即vijna)义,是识的直接之义。此依认识的行为着眼,侧重表明认识的能动性。二者了别(梵 vijnapti)义。此亦据认识的结果言,具有能动性,但有一分受动性意味。因此,识别与了别皆从识境对待的意义上引入,是认识之功能作用,即仅具功能性的含义,不同于识的...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4452981.html
  • 最易被商家“掺毒”的十五种食品

    1. 干辣椒   警惕:硫磺熏过,颜色不能太亮丽。   识别方法:硫磺熏过的干辣椒亮丽好看,没有斑点,正常的干辣椒颜色是有点暗的。用手摸,手如果变黄,是硫磺加工过的。仔细闻闻,硫磺加工过的多有硫磺气味。 2. 海带   警惕:化学品加工,特别绿的不能买。   识别方法:海带肥肥的,颜色特别绿,还很光亮,很可能是用化学品加工过的。一般海带的颜色是褐绿色,或是深褐绿色。...

    君合

    |健康|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1115536363.html
  • 赵朴初答:请谈一谈关于僧人剃发的问题。

    普遍的制度,据说是在元代。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这话尚待查考。 ...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354910762.html
  • 药 草

    天下的草木皆可入药治病,只是不善于识别的人不知道它的用途而已。从前,有一位神奇的医生,名叫耆域,他能和合药草,做成小孩子的形状,凡看见的人都很喜欢,各种病都能治好,有时他用一种药草治许多病。凡天下的草,没有不被用来治病的;天下所有的病,没有不能治的。后来耆域死了,天下的药草一齐放声痛哭,齐声说道:“我们都能用来治病,只有耆域能认识我们。耆域死后,就再没有人能了解我们了!后世人或者用错了,或者用量...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411016764.html
  • 问:佛性与阿赖耶识有什么关系?

    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它是我们虚妄生命的积累,本身就包含着很多烦恼和不真实的成份在里面。而佛教所说的佛性,则是真实而远离颠倒梦想的,也就是《般若经》里所说的般若,它是指人认识宇宙人生的能力,是一种无限的智慧。成佛就是要开发出这种智慧。所以阿赖耶识与佛性的区别就在于虚妄和真实的区别。唯识宗认为,学佛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将虚妄的识别转变掉,将智慧和佛性开发出来。如果在我们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0278120.html
  • 唯识与唯了别——一个“唯识学”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其中,能、所取表明识与境在认识关系中不仅是相待的,而且皆是实体性的。第四,识相,或者说识认识境的功能作用,有二义:一者识别(梵名词vijn~a^na,动词即vijn^a^)义,是识的直接之义。此依认识的行为着眼,侧重表明认识的能动性。二者了别(梵vijn~apti)义。此亦据认识的结果言,具有能动性,但有一分受动性意味。因此,识别与了别皆从识境对待的意义上引入,是认识之功能作用,即仅具功能性的含义,...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0641797.html